營造最佳營商環境,江蘇這樣保護商業秘密
作者:江蘇經濟報 周凱航 潘一嘉 發布時間:2025-03-31 瀏覽次數:193
“侵犯昆山馬斯特商業秘密案的成功辦結,讓準備轉走的外資企業對當地營商環境信心大增,最后追加投資。在監管執法中,有不少企業向我們表達了‘保護商業秘密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強烈心聲。”3月21日,在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公安廳聯合召開的以“加強商業秘密保護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為主題的江蘇省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陳琪宏如是說。
所謂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本次發布會通報了近年來我省商業秘密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工作情況,并發布相關典型案例。各部門如何通力協作、守護好企業“不能說的秘密”?這場發布會亮出了“成績單”。
織牢保護體系
協力守好企業“錢袋子”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商業秘密保護示范點3381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共指導3000余家企業建立企業商業秘密自我保護體系;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47億元……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扎實履行商業秘密行政保護工作職責,織密織牢網格化保護體系,持續優化保護服務,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整體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例如,在揚州市寶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張某侵犯商業秘密案中,張某曾任寶應縣某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權利人)銷售經理,掌握與權利人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客戶資源、供應商渠道以及產品銷售策略、價格等信息,此類信息無法從公開領域輕易獲得。在職期間,張某注冊成立公司,經營與權利人公司相同業務,并違反保密管理制度要求使用權利人客戶名單等信息與客戶對接、銷售產品,且在權利人民事訴訟勝訴后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持續損害權利人合法權益。對此,揚州市寶應縣市場監管部門及時介入調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責令張某停止違法行為,并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形成法律震懾閉環。
如何營造“最好的營商環境”?陳琪宏指出,江蘇各地要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自主、社會共治、區域合作等方面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商業秘密保護發展新思路、新舉措。同時,推進查辦有影響力的案件、源頭防范、示范引領、數字化支撐、理論突破、制度建設等方面工作舉措,幫助企業筑牢保護屏障。此外,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還要強化執法辦案規范市場秩序,指導企業建立商業秘密自我保護體系,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和侵權線索快速響應通道,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持續釋放監管紅利。下一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將會同司法、公安機關強化商業秘密保護“全鏈條”治理,推動部門合作和立法,提升商業秘密保護整體水平,更好地服務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司法保障
護航科技創新行穩致遠
商業秘密是企業重要的知識產權,保護商業秘密就等于在保護創新。作為經濟大省與科創大省的江蘇,與商業秘密有關的案件近幾年在不斷增長。據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湯茂仁介紹,2020—2024年,江蘇法院共新收商業秘密民事糾紛655件,年均增長18.41%;新收商業秘密刑事案件50件,年均增長36.78%,這說明了企業保護商業秘密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詳細分析這些案件,可以發現以下特點:從案件類型看,受江蘇區域創新能力強、高新技術產業集中等因素影響,這些案件中侵害技術秘密糾紛占比較大;從涉及領域來看,商業秘密糾紛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醫藥、材料、化工等傳統科創企業;從糾紛成因看,多與員工跳槽有直接關系,被訴侵權方多為原告公司在職員工或離職員工;從判決結果上看,高判賠額案件數量較多,對商業秘密侵權行為起到了有力的震懾作用。
“近年來,省法院持續深化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嚴厲懲治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審結商業秘密案件600余起,一些裁判在全國具有標桿性。”湯茂仁介紹,為加強商業秘密司法保護,江蘇法院明確規則指引,積極探索侵犯商業秘密民刑案件處理規則,率先制定、發布侵犯商業秘密民刑事案件多個辦案規范。制止侵權行為,堅持及時保護、穩妥保護兼顧,依法快速作出訴前訴中行為禁令。著力解決“維權難”,綜合運用舉證責任轉移、證據披露、舉證妨礙、證據保全、調查取證等制度,降低權利人舉證難度。依法加強保護,加大判賠力度,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對侵權情節嚴重的被告人依法判處實刑。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多元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深入推進“三合一”審判工作,加強執法司法工作銜接。
湯茂仁指出,近年來,江蘇法院在審理商業秘密案件中發現部分企業在保護商業秘密方面還存在著商業秘密管理有漏洞、應訴能力較弱、員工法律意識淡薄等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對此,他建議企業要制定完善的保密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加強商業秘密管理,同時要強化證據意識,提升應對商業秘密訴訟的能力。此外,還要增強員工法治觀念,常態化開展保密教育,教育員工自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加大打擊力度
守護平安法治營商環境
公安機關承擔著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守護平安法治營商環境的重要職責。近年來,省公安廳切實加大對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全力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2022年9月,泰州市公安局成功破獲泰州某泵閥公司被侵犯商業秘密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經查,2015年至2019年,犯罪嫌疑人朱某文利用擔任原所在公司車間主任職務便利,獲取了該公司設計的泵閥主機設備所需的零部件圖紙等商業秘密。2020年7月,犯罪嫌疑人朱某文設立某機械設備制造公司。2021年1月至2月,又伙同原單位車間主任錢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裝配工單等商業秘密。后某機械設備制造公司利用上述途徑獲取的圖紙信息、電子數據等商業秘密生產9型泵,低價銷售給客戶,造成原單位損失600余萬元。經人民法院審理,朱某文被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經人民檢察院認定,錢某行為已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因情節輕微,作出不起訴決定。據介紹,本案系公安機關在犯罪嫌疑人將大部分證據銷毀的不利情況下,成功偵辦的一起商業秘密典型案例。實際工作中,大多數被侵權單位發現商業秘密被侵犯時,往往由于時過境遷,許多證據已經滅失,給偵查工作增添諸多困難。本案中,公安機關見疑不放、堅持不懈、抽絲剝繭,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并得到了檢法機關一致認可,成功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打破了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僥幸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
“我們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作為‘昆侖’行動打擊重點,深入推進打擊防范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安芯’行動。組建省級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偵查專家團隊。對侵犯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企業商業秘密犯罪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省公安廳一級警務專員吳祖平表示,全省公安機關將持續強化部門協作,聯手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營造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