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離職人員改進使用原公司的商業秘密,被判定侵權;非法披露及擅自轉讓合作公司道地藥材提取物“香菇多糖”的技術秘密,被法院判定2000萬元賠償額;企業高管違反保密要求披露商業秘密,被處以罰款30萬元行政處罰……3月21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公安廳以“加強商業秘密保護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為主題,聯合召開江蘇省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商業秘密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工作情況,并發布相關典型案例。

“多年來執法工作實踐證明,事后監管執法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因此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持續強化商業秘密保護,推進商業秘密保護關口前移。”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琪宏表示,加強事前指導,提高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和能力,提前化解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和侵權糾紛,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近年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前移監管關口,幫助企業主動提升自我保護水平。截至2024年底,該省已建成商業秘密保護示范點3381個,數量居全國第一。連續兩年開展“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活動,累計舉辦培訓307場次,參與企業8937家。該省共指導3000余家企業建立企業商業秘密自我保護體系,完善商業秘密監測預警系統,防范化解侵權風險隱患。

江蘇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累計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47億元。2018年以來,共查處侵犯商業秘密案件49件,2件入選市場監管總局典型案例。其中,侵犯江陰貝卡爾特公司商業秘密案的成功辦理,增強了比利時貝卡爾特集團總部的投資和發展信心,公司總部于2023年追加投資3000萬美元。

2020~2024年,江蘇法院共新收商業秘密民事糾紛655件,年均增長18.41%;審結618件,年均增長19.54%。該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湯茂仁介紹,在一起涉農藥化工領域侵犯商業秘密罪案件中,法院除對情節嚴重的被告人判處較高實刑外,共判處罰金近百萬元,并追繳違法所得,有效發揮了刑罰的威懾功能。

陳琪宏表示,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將充分發揮反不正當競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持續加強與公檢法等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系。“我們將會同公安、法院等部門強化商業秘密保護的‘全鏈條’治理,推動部門合作和立法。”